天意德财富快讯

天意德合作伙伴
联系我们
败家富二代引发的资本案
“上市公司控股权更迭原本是件平常事,但浙江台州的家族企业、中小板公司海翔药业新东家的入主却引起轩然大波。海翔药业近日不断出炉的公告显示,原大股东、董事长罗煜竑,将手中股权作价3.8亿元悉数出让给同乡王云富,而王云富则在接手控权的次日,火速推出19亿元的定增方案。”
在业界唏嘘子承父业的罗煜竑将其父用40年打造的家业拱手让给他人的同时,一则海翔药业董事长因欠巨额赌债被迫贱卖公司股份的传闻,让此次海翔掌门人的易主,更加蒙上一层迷雾。
“富不过三代”魔咒再次发威。“富二代”罗煜竑是如何“做到”这一点的?如何才可以利用工具规避家族传承的风险?
大股东3.8亿出让公司
5月9日,海翔药业开市起突遭停牌。而据公司5月5日对外发布的公告,第一大股东罗煜竑将其持有的海翔药业5940万股(占海翔药业总股本的18.31%),以3.8亿元的价格转让给王云富。股份转让后,王云富取代罗煜竑,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。就在王云富入主次日,海翔药业就火速推出重组方案,公司拟通过定增方式收购资产,收购标的正是王云富旗下化工公司台州前进化工,收购价为18.91亿元。
被传为还赌债转让股份
5月9日,海翔股票停牌。深交所公告称,因公共传媒出现关于海翔药业的信息,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,经公司申请临时停牌。
翻阅当日信息,市场纷传海翔董事长为还赌债被迫转让公司股份。据了解,该传闻最早来自某基金公司高管的微博。这位经过微博认证的名为“明石高峰”的博主爆料称:“传言:某药业老总退休把位置让给儿子,结果儿子几个月在澳门输了5亿,追债的人追得太紧,没办法把股份全贱卖了才3.8亿。3.8亿收购他股份的人转身增发19亿收购自己以前的企业,白套15亿。”
微博立即引起轩然大波。虽然博主不久后就删除了该条微博,但仍被眼明手快的网友截图。随后,某知名财经记者平台官方微博“八卦”出了“明石高峰”所指的公司是正在经历重组的海翔药业。
“富二代”4年后净身出户
罗煜竑系海翔创始人罗邦鹏之子,1997年10月进入海翔药业,曾在生产车间、研发中心、销售和质量管理等部门工作,历任海翔总经理助理和副总经理、公司董事。2007年起,罗邦鹏逐步退居幕后,罗煜竑于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担任公司总经理,2009年4月上任董事长。2010年9月,罗煜竑受让其父罗邦鹏手中3480万股股权,以24.67%的持股比例,成为海翔药业实际控制人。
但从2013年开始,罗煜竑开始大笔抛售手中股权。数据显示,从2013年初至9月30日,罗煜竑共5次减持股份,合计数量1980万股,持股比例降至18.31%。到2013年9月11日,罗煜竑已经把可流通股票全部卖出。与许多高管选择在高位出售股权不同,罗煜竑减持的均价相对十分低廉。
2013年11月1日,罗煜竑辞去董事长职务,但仍是第一大股东。此番转手剩余股权,罗煜竑自海翔药业全身而退。
海翔药业系其父罗邦鹏所创,成立于1966年,前身是“黄岩县海门镇日用化工厂”,1980年更名为“浙江省海门区化工二厂”,之后经股权变更,最终成立浙江海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,并于2006年12月26日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,主营业务为化学合成医药原料药和精细化学品的生产,公司70%以上的产品出口海外,客户包括德国的巴斯夫和比利时的杨森。
令人唏嘘叹息的是,将一个乡镇日化工厂打造成上市公司,罗邦鹏耗费了40年,而罗煜竑仅用了不到4年(2010年9月-2014年5月)时间,罗家就失去了对海翔药业的控制权。
如何利用工具规避家族传承的风险?
海外私人基金会
私人基金会具有最高的私密性,使财产于安排上获得最大的自由度,并可规避各地不同的强制安排。且由于私人基金会事可先的安排,代替了遗嘱执行本身的程序,不仅节省了遗嘱执行的时间及成本,同时也可以避免一般遗嘱常见的纠纷。被广泛运用在各种财产计划。
私人基金会不仅可以降低纨绔子弟产生的几率,剔除他们对家族声誉的危害,更能有效地将家族的财富转化为现实的权力。
海外私人基金会设计专家团队
相关的资讯
更多>>- 2015-12-14郭广昌事件震动中国商界
- 2015-09-082015夏季达沃斯论坛明日开幕 李克强描绘
- 2015-09-07中央下发国企改革指导意见 将推进集团公
- 2015-09-01中国富人寻求增持海外资产
- 2015-08-31民生证券:8-28国务院专题会议释放什么
- 2015-08-25全球股市遭遇黑周一 两大“幕后推手”凶
- 2015-08-10阿里巴巴283亿元投资苏宁云商 成第二大
- 2015-07-29证监会严查股票集中抛售 国家队入场新反
- 2015-07-10安倍被曝9日夜曾紧急召集财务阁僚商讨中
- 2015-07-10传大众汽车补贴中国经销商10亿元 应对需
- 2015-07-09谢国忠:铁矿石今年将跌到三十几美元
- 2015-07-06中国多管齐下全力托市